最近兩週,主要是嘉義、台南一帶,經常半天連八震、一天十幾震,如此密集的地震意謂什麼?地殼會大破碎嗎?或者有生物災難?或許多慮了,但更糟糕的是沒人當回事。地殼運動是常態,但全然不在意,甚至輕忽其傳遞的訊息,尤其是群震現象變化,恐怕連出現異常的補救機會都會喪失。
地殼運動是常態,隨時都在發生;通常發生的順序是前震、主震、餘震以及群震,如果知道有地殼運動但辨識不出主震,就會將這樣的地殼運動歸類為群震。主震如果規模夠,通常會以「起」為單位,但其實地殼運動是連貫的,夠規模的幾起地震會以許多細小、綿密的地殼運動串連,台灣的局面亦是如此,或許在更複雜的環境下難以察覺。
這幾天雖然西南部出現群震現象,但大家仍無感,只覺得地震頻率不止高了幾倍;查對氣象署的地震監測圖,赫然發現其實地震不是只有告知外界的那幾起,而是密密麻麻不停的碰撞、變動;可能某一次撞出大摟子例如311大震,可是類如31 大老爺娛樂城 1的驚天一震,民眾只能吃苦頭的承受後果,卻未反思其實大地震有太多前兆,但我們忽略了。
現有的認知地震是火山活動的方式,火山不停的運動,同樣也伴隨地殼運動,其中絕對多數是無感的小震動,也就是所謂的群震;根據權威的美國地質調查局《USGS》的研究,成災的大地震爆發,之前的群震可能有幾百次,時間長達幾個月或半年多,若在群震萌發之際查知,地震造成的災害或許可以壓低;甚至較樂觀的認為,群震適度消化了大地殼運動的能量。
台灣對群震的研究起步較晚,至今不超過十年,且關注的地點集中於花東一帶,最近注意到嘉義、台南,並沒有較明確的理由;即使關注度有限,也累積發現花蓮的兩百多次群震,也慶幸根據兩百多次群震的確沒有大地震伴隨,這應是地質運動觀測的成果。
台灣的群震研 大老爺娛樂城 究確實鋪點不足,對於變動資訊如最近為何群震增加?也無法給答案,這些都還待補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