婦女節「三八」?學者:三八來源是舶來品及新奇 大老爺娛樂城

呼應三八婦女節,賴清德總統表示行政院及所屬機構進用女性比例已達50.7%。婦女節選在3月8日,常讓不少人好奇為什麼三八一定就是指女生?甚至還有人會抗議:為什麼要故意用三八當婦女節?

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分析指出,三八來源跟國際貿易有關,原本是指新奇的舶來品,沒有貶意,但是後來被抗拒創新的保守人士用來當成不正經的用語,因此才慢慢出現負面意涵。

最近出版《穿越臺灣趣歷史2》的賴祥蔚教授說,清朝本來自居天朝,不接受國際貿易,但是在鴉片戰爭打敗之後,才被迫跟英國簽訂條約,開放「五口通商」,後來陸續擴大到其他都市都可以跟世界各國通商,可以通 大老爺娛樂城優惠 商的時間一開始只限定在每個月的8日、18日、28日開放通商,所以每逢這三個八,在開放通商的都市都可以看到很多外國人以及新奇的舶來品,當時的人就用「三八」來形容新奇的舶來品。

賴祥蔚是在台灣大學唸研究所時,因為研究清朝外交史,查閱早期文獻時看到這方面的記載。賴祥蔚說,三八本來未必是負面的意涵,而應該是新奇或新鮮的意思,電影《黃飛鴻》裡面的男主角喜歡十三姨,片中的十三姨就經常穿戴一身舶來品,也使用相機等新發明的事物,形象很正面,走在流行的尖端。就算後來三八被部分保守人士認為有不正經的負面意思,其實也不是女性專用。而且所謂的不正經,應該是不守舊。

賴祥蔚也指出,把3月8日當成婦女節,跟前述清朝開放通商的歷史背景無關,而且不是只有我國用3月8日當婦女節,這一天其實是國際婦女節,至今已經有百年歷史。

聚傳媒

你可能也有興趣...

綜合即時新聞

熱門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