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早年興堤築堰,對生態環境較少關注,泥水工程建造同時,卻對生態造成不可逆的破壞;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為推廣工程與環境共存共榮做法,分享甫完工的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雙流溪壩體改善工程,壩體補強延壽外,最大亮點是為減輕生態阻隔,邀學者專家導入生態友善措施,打造斜坡式鋪石魚道等多項友善動物生態廊道。
屏東分署說,雙流防砂壩興建於1985年,因歷年颱風豪雨損壞老化,3年前著手規畫體改善工程,去年6月開工今年6月完工;工程區域除有特有種如屏東鬚鱲等魚類及拉氏清溪蟹、黃灰澤蟹等蟹類,工區周圍多為天然林,有食蟹獴、穿山甲、白鼻心等哺乳類,及多種兩棲類與爬蟲類野生動物棲息,並藉由生態檢核機制,減少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。
參與管狀魚道設計並指導組裝施工的清大教授曾晴賢說,成功的魚道,首先要能有效吸引魚兒找到魚道入口,在魚道本體內快速上溯並成功游出,確認魚種習性、前期生態調查,是魚道能否成功的至要關鍵;也有感過去攔河堰、水庫、護岸工程等人為整建,摧毀了生物棲地、阻斷洄游生物上溯水路、影響溪流水位流速,甚至改變水系分佈位置,生態檢核機制可減少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。
逢甲大學水利發展中心陳宣安說,設計階段進行改善方案的沖淤模擬,以最佳方案提供在旱季低水位時洄游魚類上溯利用,並增設生態保育措施,如動物通道、攀爬網等;防砂壩下游常有魚躍行為,但受壩高阻隔,除減少壩 404錯誤 體下游及固床工淘刷,也在壩體中央作穿透式切口,打造斜坡式鋪石魚道,降低對洄游性魚類阻隔。
他說,防砂壩水位下降也造成原魚道廢棄,因此將原魚道改為動物通道,原壩體落差大,沖刷左側護岸,以斜面改善落差;另園區內白榕步道坑溝落差大,距地面1.5公尺,不慎掉入溝內的小動物如食蟹獴無法脫困,也打造坡道、設置箱涵,並在3處架設相機監測動物利用情形;第二涉水區加設管狀魚道,上溯魚種不易被捕食外,也有花費低廉、製作及修復簡易等優點。
工程技師吳文靖說,防砂壩下方設置深潭,保留部分大石塊,在河道裡產生自然流況,也讓水流往下時消泥;深潭往上游為斜曲面魚道,埋設粗麻繩讓蟹類也可攀爬,魚類通過斜曲面魚道後可在集魚區休憩,再往上到斜坡式魚道;原壩高3公尺多,中間作開口,斜坡中有6道空間讓魚類在上溯時可休憩。
甫完工的屏東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重定向 雙流溪壩體改善工程,壩體補強延壽外,最大亮點是為減輕河川生態阻隔,導入生態友善措施,打造斜坡式鋪石魚道等多項友善動物生態廊道。圖/屏東分署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