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擔任214周羽球「世界球后」的戴資穎,巴黎奧運後即將高掛球拍,台灣女單少了指標女將下,接班問題浮上檯面。培育出多位國手的大同高中羽球隊教練林峻永認為,台灣選手太晚投身國際賽,國內比賽「同質性」又太高,跳脫青少年賽制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賽場突圍。
大同高中羽球隊從民國88年就成立,國內女單「二姊」宋碩芸、排名第3的許玟琪和列第4位的白馭珀,都是大同校友,取得巴黎奧運混雙唯一資格的台將組合葉宏蔚/李佳馨也是大同出品。
林峻永指出,台灣一直有具有潛力的青少年選手,但國內賽制太封閉,「同質性的比賽太多,像高中有全中運、高中盃、青少年排名賽、排名賽,協會很少讓甲組選手可以跨級挑戰甲組以上的選手,一年可能只有排名賽,比例還太少。」林峻永認為,同年齡、同屬性賽事太多,讓選手少了磨練和參加跨級賽事機會,若能精簡或設計更完善制度,讓有實力的選手可以往成人賽制挑戰,才能提早為征戰國際布局。
國內排名賽有分乙級和甲級,升上甲級對許多青少年選手是里程碑,戴資穎早在國小就升上甲組、15歲就開始參加國際賽,跳脫傳統的國內機 金合發娛樂城 制,成為新科奧運國手的李佳馨也是16歲就開始打國際賽,青少年賽事只有參加亞青、世青賽以及青年奧運。
林峻永表示,甲、乙級制度就是跳脫青少年賽制,隊上高一的廖元琪就是國中就升上甲組,建教合作的中租球團看好這批年輕選手的發展性,已經安排賽事計畫,讓小將們先透過國際挑戰賽、未來系列賽等比賽爭取積分,為之後銜接更高層級國際賽提前布局。
出生羽球世家的李佳馨,最初是單打選手,但女雙、混雙也要兼項,最誇張時是三個項目都要參加,後因膝蓋手傷、髖部開刀才放棄單打,專攻雙打,今年和葉宏蔚一起拿下巴黎奧運混雙資格。
16歲就到國際賽「越級打怪」,李佳馨認為是很好的磨練,「但要看人,有人出去打會覺得一直輸,更不想走這條路。我們家是不管怎樣都讓你出去打,輸了也繼續。有人可能會覺得距離太大,反而就不想打了。」
李佳馨(左)和葉宏蔚(右)今年巴黎奧運取得混雙參賽資料。資料照片(大專體總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