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大陸民政部最新統計,大陸今年第一季結婚登記數為196.9萬對,較去年同期的214.7萬對減少17.8萬對,降幅明顯。儘管去年結婚登記數止住連續九年下跌趨勢,但人口學專家分析,疫情後的補償效應已逐漸消退,加上適婚人口性別比失衡、結婚成本過高及婚育觀念改變等,預料今年結婚人數會持續下滑。
界面新聞報導,大陸民政部近日發布2024年第一季統計資料顯示,大陸全國結婚登記數為196.9萬對。而第一季離婚登記也從去年同期64.1萬對降至57.3萬對,減少6.8萬對。
長期追蹤結婚登記數據的人口學專家何亞福表示,受育齡人口減少影響,結婚登記數從2013年達到高峰之後,連續九年持續下降,雖然2023年因疫情結束後的補償性登 gc娛樂城 記而有所回升,但看到今年第一季登記數再較去年同期下降,「顯示補償效應已逐漸消退,預計2024全年結婚登記將持續下降」。
他並指,因人口年齡的結構性問題,結婚登記數下降的大趨勢「不會改變」,今年第一季數據再度呈現下滑,進一步驗證了這一趨勢。
何亞福分析,原因首先是年輕人數量下降,「80後」(指1980年代出生)、「90後」、「00後」的存活人口分別為2.15億、1.78億、1.55億。其次是適婚人口性別比失衡,20至40歲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了1,752萬人。因為這些結構性問題,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陸未來人口形勢的發展。
何亞福續指,此外,初婚年齡推遲也是重要原因。根據人口普查資料,2010年大陸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25.75歲,女性為24歲;2020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上升至29.38歲,女性上升至27.95歲。
何亞福說,同時結婚成本過高,經濟壓力過大,以及婚育觀念的改變,也在影響人們的婚育行為。當今大陸社會,買房已經成為很多人結婚的必備條件之一,部分大城市的房價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階層的經濟承受能力。在部分農村地區,天價彩禮(聘金)導致很多男性結不起婚。
在疫情補償效應衰退、適婚人口性別比失衡、結婚成本過高及婚育觀念改變等因素下,大陸今年第一季結婚登記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7.8萬對。圖為許多大陸家長周末齊聚於上海人民公園「相親角」,為未婚子女尋緣。記者陳宥菘/攝影